耐火电缆的接地方式选择需结合电缆类型(三芯或单芯)、线路长度、感应电动势及环境条件综合判断,具体推荐如下:
一、三芯耐火电缆接地方式
推荐方式:两端直接接地
依据:三芯电缆的金属层(如铠装)应在电缆线路两终端和接头部位直接接地。
优势:两端接地可形成稳定回路,降低金属层感应电压,确保电缆运行安全。
适用场景:交流系统中三芯动力电缆,尤其适用于铠装层两端接地的场景。
二、单芯耐火电缆接地方式
1. 线路较短时
推荐方式:一端或中点单点直接接地
依据:
当线路长度≤500-700米,且电缆线路的正常感应电动势≤50V时,可采用一端直接接地(电缆终端头位置)。
当线路长度在1000-1400米时,需采用中点接地方式(线路中间位置直接接地,两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
优势:单点接地可减少环流,降低金属层发热风险。
注意:单点直接接地的电缆线路,需在金属层电气通路末端设置护层电压限制器(35-110kV电缆适用)。
2. 线路较长时
推荐方式:两端直接接地或交叉互联接地
两端直接接地:
依据:当线路较长(如35kV及以下电缆或输送容量较小的35kV以上电缆),且单点接地无法满足感应电动势要求(≤50V或≤300V)时,可采用两端直接接地。
优势:简化接地系统,降低施工难度。
交叉互联接地:
依据:当线路很长(>1000-1400米)时,需将线路分成长度相等的三小段或三的倍数段,每段之间装设绝缘接头,并通过交叉互联箱进行换位连接。
优势:有效限制感应电压,提高长线路运行安全性。
注意:每个绝缘接头需设置护层电压限制器。
三、特殊环境下的接地要求
危险、潮湿、腐蚀性场所:
原则:若需布线,其他环境中不能接地,但需采用正确介质(如防火电缆)确保使用效果。
依据:特殊环境可能影响接地性能,需通过材料选择弥补。
地下敷设:
推荐方式:两端埋设于地下以增加效果,特殊情况可单端接地。
依据:地下环境可减少外界干扰,但需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四、通用接地原则
金属护套或铠装层接地:
要求:耐火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铠装层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需符合设计规范(如≤4Ω)。
目的:防止感应电压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
标识与保护:
标识:在电缆起始端、终止端、转弯处、接头处设置明显标识(如电缆挂牌)。
保护:电缆接头处需留有余量,并采用绝缘套管保护裸露芯线。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