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kV电缆接头制作时,温度控制范围需根据材料、工艺及环境综合确定,核心要点如下:
一、常规环境下的温度控制
塑料绝缘电缆(如XLPE、PE护套)
冬季施工时,若环境温度低于5℃,需提前预热电缆本体至5℃以上,并采取升温措施(如搭建临时工棚)。
夏季高温时,需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材料过热变形。
制作温度:10℃~30℃(最佳15℃~25℃)。
依据:低温可能导致绝缘材料脆化,高温可能加速热收缩或引发尺寸变化。
操作建议:
冷缩电缆接头
虽材料耐温范围广,但制作时仍需控制环境温度在10℃~30℃,以确保冷缩材料收缩均匀。
避免在低温下操作,防止冷缩管脆裂;高温下需防止材料过早软化。
适用温度:-50℃~+90℃(材料工作温度范围)。
制作要求:
二、特殊工艺的温度要求
环氧树脂接头
配料温度:70℃~80℃。
依据:环氧树脂需间接加热至该温度范围方可配料,以确保流动性及固化质量。
操作建议:使用恒温加热设备,避免温度波动导致树脂性能下降。
电缆本体预热
预热温度:70℃~75℃(消除机械应力)。
适用场景:电缆展放过程中因扭曲形成机械应力,或绝缘热收缩导致尺寸变化时,需加热至该温度范围并保持不超过3小时。
操作建议:使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控温度,防止过热损伤绝缘层。
三、环境适应性调整
低温环境(冬季)
清除电缆沟内积雪和冰块,防止受潮。
户外接头灌胶时,金属外壳需预热除潮。
电缆本体温度:需预热至5℃以上。
接头制作温度:环境温度需≥5℃,否则需采取升温措施(如电热毯、热风枪)。
操作建议:
高温环境(夏季)
通风要求:保持制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湿度积聚。
操作建议: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降低湿度,防止绝缘层受潮。
四、温度控制的关键意义
绝缘性能保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绝缘材料老化,温度过低可能引发脆裂,均会影响接头寿命。
机械强度维持:适宜温度可确保冷缩材料、环氧树脂等充分收缩或固化,提升接头抗拉、抗弯性能。
操作可行性:温度超出范围可能导致材料无法正常加工(如冷缩管无法收缩、环氧树脂流动性差)。
五、实际操作建议
使用测温设备:红外线测温仪、热电偶等监控关键部位温度。
分阶段控制:
电缆预热阶段:70℃~75℃(消除应力)。
接头制作阶段:10℃~30℃(常规环境)。
环氧树脂配料阶段:70℃~80℃(特殊工艺)。
应急措施:
低温时采用电热毯包裹电缆,高温时使用遮阳棚或冷却设备。
湿度超标时,暂停施工并除湿,直至湿度≤70%。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