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工艺通过改变聚乙烯分子结构显著提升电缆耐火性,其中辐照交联因交联键稳定性高而耐热性最优,化学交联次之但需配合阻燃改性。以下是对交联工艺对耐火性影响的详细分析:
交联工艺的基本原理与类型
交联工艺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线性聚乙烯分子转变为立体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其机械物理性能和耐热性能。交联绝缘主要有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两大类:
物理交联:又称为辐照交联,一般适用于绝缘厚度较薄的低压电缆。它利用高能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有效穿透绝缘层,通过能量转换产生交联反应。
化学交联:主要分为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接枝交联两种。过氧化物交联通过在绝缘材料中加入过氧化物交联剂,在高温下引发交联反应;硅烷接枝交联则采用硅烷交联剂,在温水中进行水解交联。
交联工艺对耐火性的影响
提高耐热性能:
交联后的聚乙烯(XLPE)具有十分优异的耐热性能。在200℃以下不会分解及碳化,长期工作温度可达90℃,甚至更高。这使得交联电缆在火灾中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延缓燃烧速度。
辐照交联电缆由于交联键结合能量高、稳定性好,其耐热性能优于化学交联电缆。但受加速器能量级的限制,辐照交联主要适用于低压电缆。
增强机械强度:
交联工艺在大分子间建立了新的化学键,提高了XLPE的硬度、刚度、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这有助于电缆在火灾中保持结构完整,减少因外力作用导致的断裂或破损。
改善电气性能:
XLPE保持了PE原有的良好绝缘特性,且绝缘电阻进一步增大。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很小,且受温度影响不大。这有助于电缆在火灾中保持电气性能稳定,减少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风险。
配合阻燃改性:
虽然交联工艺本身不直接提高电缆的阻燃性,但可以通过在聚乙烯原料中添加阻燃剂(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剂,或溴系、磷系有机阻燃剂)进行阻燃改性。阻燃型交联聚乙烯在火灾中能抑制燃烧蔓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释放。
实际应用中的交联工艺选择
对于低压电缆:辐照交联工艺因其优异的耐热性能和电气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对电气性能、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高压电力传输、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对于中高压电缆:化学交联工艺(如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接枝交联)更为常用。这些工艺可以通过精确的挤出、水解和干燥步骤,生产出满足中高压电缆性能要求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