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线的耐火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使用耐火材料进行封堵、涂覆防火涂料、采用耐火槽盒或隔板、使用耐火绕包带,以及确保接地系统本身的防火安全设计。具体说明如下:
防火堵料封堵:在垂直电缆井道内,每隔2-3层在楼板处使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阻火材料作防火分隔,孔洞用防火堵料封堵。水平敷设穿墙孔处,也使用不低于隔墙耐火极限的阻火材料堵封。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按防火分区要求设置阻火墙,必要时通道可设防火门。
防火涂料涂覆:为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源及控制回路能够正常供电和控制操作,如消防水泵和事故照明线路、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联动系统的控制回路等的电缆线路,可沿电缆全线涂膨胀型防火涂料。局部涂覆时,在阻火墙一侧或两侧,根据电缆的数量、型号的不同,分别涂0.5-1.5m长的涂料,涂覆厚度一般以1.0mm左右为宜,最少0.7mm,多则1.2mm。
耐火槽盒与隔板:
耐火槽盒:消防泵、消防电梯、应急发电机等低压配电干线应选用耐火型密集型母线槽,保证在火灾时电源的供应。耐火槽盒具有可靠的窒息灭火和隔热效果。
耐火隔板:由难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隔板两面涂覆防火涂料,可用来对敷设电缆的层间作防火分隔,防止电缆群中因部分电缆着火而波及其他层,缩小着火范围,减缓燃烧强度,防止火灾蔓延。
耐火绕包带:使用自粘性防火绕包带等耐火材料缠包电缆外表面,阻止火焰接触电缆的可燃绝缘层,从而防止电缆起火。宜用于电缆接头部位的阻燃处理。
接地系统设计:
TN-S系统:将N线(中性线)和PE线(保护线)分开,N线对地绝缘,PE线专用于接地。在此系统内,因PE线不通过不平衡电流或负荷电流,正常工作时设备外壳不带电压,可大大减少火灾危险。
避免TN-C系统: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不应采用TN-C系统,因为其N线和PE线合用一根线,此线通过三相不平衡电流或单相负荷电流,对地电压有时可达几十伏,电气设备的外壳和敷线金属套管正常时带此电压,可能对地打火,很不安全。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