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层收线张力不稳的解决方法如下:
一、设备与工艺优化
调整张力控制系统参数
电机调谐:确保电机参数正确,尤其是六极电机需采用完整调谐,避免因参数误差导致张力波动。
PID参数微调:空盘至满盘过程中,若PID参数不合适(如响应过慢或超调),需根据实际卷径变化微调参数,以稳定张力。例如,将卷径计算的最低线速度设定值调小,或适度增大PID限幅值。
优化收线与放线工艺
收线转速匹配:若换盘后收线转速过低导致张力杆无法抬起,需复位卷径后再开机。同时,检查收线最大线速度对应频率设定值,若加速至最高速时张力杆突然掉落,需适当加大该值。
放线张力控制:使用单线张力放线器确保每根单线张力均匀,避免因放线张力不均导致绞合松股或背股。例如,采用旋转放线复绕替代越端放线,消除钢丝内应力。
改进牵引与成缆工艺
牵引方式调整:大规格钢丝铠装时,若缆芯节距过大导致绝缘线芯变形,需调整成缆节距(如规定为38倍至42倍)并改变牵引方式(如临时安装履带式牵引装置)。
稳定模设计优化:小规格钢带铠装时,若缆芯摆动幅度大导致绝缘线芯断裂,可在稳定模处安装金属导管,并根据绕包角度调整位置,两端放置塑料模具以增加稳定性。
二、机械精度提升
关键部件精度校准
检查主轴安装精度、传动系统传动精度、主机装配精度及零部件加工制造精度,确保无间隙或误差导致张力波动。例如,定期更换磨损的滑轮槽部件,避免线芯跳出引发表面擦伤。
张力检测与反馈机制
安装在线测宽系统或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钢带/钢丝宽度及张力,并将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自动调整。例如,通过激光测宽仪全检钢带宽度,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环节。
三、材料与操作规范
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检验钢带/钢丝的厚度、宽度及材质均匀性,避免因材料偏差导致张力波动。例如,钢带接头处应剪成45度斜口,确保绕包后与电缆轴向平行,接头平整无毛刺。
操作技能培训
规范操作人员技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如放线盘位置不当、轴向晃动)导致张力不稳。例如,培训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工艺卡片操作,加强流动检查确保每一步符合要求。
四、典型案例参考
案例1:小规格钢带铠装张力不稳
某厂生产6mm至12mm钢带铠装电缆时,出现绝缘线芯断裂、钢带绕花。通过在稳定模处安装金属导管并调整位置,使缆芯稳定前行,避免大幅摆动,最终绝缘线芯受力均匀,钢带绕包紧密平整。案例2:大规格钢丝铠装张力不稳
某厂生产大规格钢丝铠装电缆时,缆芯表面出现包块(绝缘线芯变形拱起)。通过调整成缆节距(38倍至42倍)、改变牵引方式(履带式牵引)及钢丝复绕方式(旋转放线),杜绝了类似不合格现象。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