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装电缆的钢丝镀层材质需满足镀层类别、镀层重量、附着性、均匀性及耐腐蚀性等核心要求,具体如下:
一、镀层类别
根据GB/T 3082-2020标准,铠装电缆用钢丝镀层分为三类:
纯镀锌层:适用于普通环境,成本较低,防腐性能满足基础需求。
锌-5%铝合金镀层:铝含量5%,防腐性能较纯镀锌层提升2-3倍,适用于潮湿、盐雾环境。
锌-10%铝合金镀层:铝含量10%,防腐性能更优,适用于极端腐蚀环境(如化工厂、沿海地区)。
二、镀层重量
镀层重量直接影响防腐寿命,标准按钢丝直径划分两组要求:
Ⅰ组:镀层重量≥122-270g/m²(依直径递增),适用于干燥、低腐蚀环境。
Ⅱ组:镀层重量≥150-300g/m²(依直径递增),适用于潮湿、盐雾环境。
示例:直径2.0mm钢丝,Ⅰ组镀层重量≥190g/m²,Ⅱ组≥240g/m²。
三、附着性要求
镀层需与钢丝基体牢固结合,防止加工或使用中脱落:
缠绕试验:钢丝绕自身直径4-8倍芯轴紧密缠绕8圈,镀层无裂纹或剥落。
弯曲试验:钢丝绕10倍直径芯轴弯曲180°,镀层无脱落。
意义:确保铠装层在电缆弯曲、敷设时镀层完整,维持防腐性能。
四、均匀性要求
镀层需均匀覆盖钢丝表面,避免局部腐蚀:
硫酸铜试验:钢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规定次数内不出现露铁(依直径不同,试验次数4-8次)。
磁感应法检测:镀层厚度偏差≤10%,确保无薄弱点。
意义:均匀镀层可延长电缆使用寿命,避免因局部腐蚀导致铠装层失效。
五、耐腐蚀性要求
针对不同环境,镀层需满足特定耐腐蚀标准:
中性盐雾试验(NSS):Ⅱ组镀层需通过480小时以上试验,无红锈生成。
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模拟高腐蚀环境,镀层需通过240小时以上试验。
应用场景:
普通环境(干燥、低腐蚀):选用Ⅰ组纯镀锌层钢丝。
恶劣环境(潮湿、盐雾、化学腐蚀):优先Ⅱ组锌-5%或10%铝合金镀层钢丝,必要时增加PVC外护套。
六、特殊环境适配
海底电缆:
镀层厚度≥150g/m²,盐雾试验周期≥480小时。
锌铝合金镀层附着强度≥40N/mm²,防止海水侵蚀。
动态弯曲场景(如拖链电缆):
结合退火工艺提高钢丝延展性,避免铠装层断裂。
镀层需通过反复弯曲试验(如弯曲半径≤5倍电缆直径,弯曲次数≥10万次)。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