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电缆屏蔽层通常具备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其性能取决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环境适应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材料选择:耐腐蚀性能的核心基础
金属屏蔽层
铜/铝屏蔽层:铜和铝本身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尤其在干燥或中性环境中表现稳定。但铝在含氯离子(如海水、盐雾)或酸性环境中易发生腐蚀,需通过表面处理(如镀锡、涂层)增强防护。
镀锡铜丝编织层:镀锡层可显著提升铜的耐腐蚀性,适用于潮湿或含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如化工、海洋平台等场景。
半导电屏蔽层
加入炭黑的聚合物:通过添加半导电炭黑(如炉黑、乙炔炭黑),屏蔽层获得半导电性,同时炭黑的分散性和纯度影响耐腐蚀性。高纯度炭黑可减少水分、硫和无机盐的吸附,降低水树生成风险,延长屏蔽层寿命。
护套层协同防护
氟塑料(PFA/FEP):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可抵抗酸、碱、油及腐蚀性气体,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极端环境。
硅橡胶:耐高温、耐臭氧、耐化学腐蚀,适用于高温炉窑、热处理设备等场景。
交联聚乙烯(XLPE):经过交联处理后,XLPE的耐化学腐蚀性提升,但长期暴露于强酸、强碱环境仍需谨慎。
二、结构设计:多层防护增强耐腐蚀性
金属屏蔽层+护套层组合
金属屏蔽层(铜/铝)提供电磁屏蔽,护套层(氟塑料、硅橡胶)作为物理屏障,隔离腐蚀性介质。例如,耐高温防腐屏蔽电缆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层+氟塑料护套,可同时抵御电磁干扰和化学腐蚀。
铠装层增强机械与化学防护
钢带或钢丝铠装可增强电缆的机械强度,同时通过密闭结构减少腐蚀性介质侵入。例如,海洋工程电缆采用钢铠层+氟塑料护套,适应盐雾和湿气环境。
特殊工艺处理
表面涂层技术:在护套层外增加环氧树脂、陶瓷化硅橡胶等涂层,形成多重防护屏障。例如,化工厂电缆通过涂层处理,可有效隔离酸性气体。
三、环境适应性:针对不同场景的耐腐蚀方案
化工行业
场景:接触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性介质。
方案:采用氟塑料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层,如PTFE绝缘电缆,可在强腐蚀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冶金行业
场景:高温炉窑、热处理设备产生的高温和金属粉尘。
方案:硅橡胶护套+钢带铠装,耐高温且抗机械磨损,如硅橡胶绝缘电缆适用于150℃以上环境。
海洋工程
场景:盐雾、湿气、海水侵蚀。
方案: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层+钢铠层,如海洋平台电缆,可抵御海水腐蚀和电磁干扰。
电力行业
场景: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的高温腐蚀性气体。
方案:XLPE绝缘+氟塑料护套,如中压交联电缆,符合抗水树性能标准(DL/T 1070-2007),减少化学腐蚀导致的绝缘老化。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