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回缩量允许的最大值因材料和应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标准及允许值如下:
一、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
常温(20℃)下绝缘回缩率:
依据国家标准(如GB/T 12706等系列标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常温下经规定试验后,绝缘回缩率应不大于3%。这一指标确保电缆绝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受到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结构完整性,防止因绝缘回缩导致导体暴露等安全隐患。热回缩试验条件:
部分标准(如GB/T 2951.11-2008)规定,在150℃±2℃条件下处理4小时后,测量轴向回缩率。此时允许的最大回缩量需通过试验计算得出,但通常需满足产品性能要求。
二、聚氯乙烯(PVC)绝缘电缆
加热和冷却循环试验:
按照相关标准(如JB/T 8734等),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在经过规定的加热和冷却循环试验后,绝缘的回缩量需在一定范围内。通常要求绝缘表面不应出现明显的回缩变形,以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可靠。具体数值需参考标准中的试验方法,但一般允许的最大回缩量较小。
三、电气设备绝缘部件
电机绝缘:
对于电机使用的绝缘材料(如绝缘漆),在常温下固化后应无明显回缩现象。根据相关行业标准(如JB/T 10442等),绝缘漆的回缩率通常要求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以保障电机长期稳定运行。电器开关绝缘外壳:
在常温环境下,电器开关的绝缘外壳材料(如塑料)应满足一定的尺寸稳定性要求。依据相关标准(如GB 16915等),绝缘外壳在经过一定时间放置后,其尺寸变化(包括回缩)应在规定公差范围内。通常线性尺寸的回缩率不超过0.5%,以保证开关的正常操作和电气绝缘性能不受影响。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