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电缆在紫外线(UV)照射下会因光氧化反应导致材料性能劣化,出现开裂、变色、绝缘电阻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其老化性能与材料类型、UV波长及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而抗紫外线措施需从材料改性、结构设计和使用维护三方面综合施策。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紫外线照射下的老化性能
1. 老化机制
光氧化反应:
主链断裂:UV(尤其是UV-B,280-315nm)能量高于C-C键(347kJ/mol)和C-H键(414kJ/mol)的键能,直接引发聚合物主链断裂,导致材料脆化。
自由基生成:UV照射使材料中的杂质(如金属离子)或添加剂(如增塑剂)吸收能量,产生自由基(如·OH、·O₂⁻),进一步攻击聚合物链,形成微孔或裂纹。
添加剂失效:
抗氧化剂消耗:UV加速抗氧化剂(如受阻酚BHT)的分解,失去抑制氧化链式反应的能力,材料颜色逐渐变黄(如PVC从白色变为棕黄色)。
增塑剂迁移:UV使增塑剂(如DOP)分子量降低,挥发性增强,导致材料变硬(如PVC硬度从65 Shore A升至80 Shore A以上)。
2. 性能劣化表现
机械性能下降:
拉伸强度:在UV照射下,聚乙烯(PE)的拉伸强度可能从20MPa降至10MPa以下(仅需500小时UV-B照射)。
断裂伸长率:聚氯乙烯(PVC)的断裂伸长率可能从300%降至50%以下(300小时UV-A照射后)。
电性能劣化:
绝缘电阻:UV照射使材料表面形成导电通路,绝缘电阻从1000MΩ降至10MΩ以下(如XLPE在UV-B照射200小时后)。
介电损耗:聚氨酯(TPU)的介电损耗因数(tanδ)可能从0.001升至0.01(UV-A照射500小时后),导致信号传输损耗增加。
外观变化:
变色:聚丙烯(PP)在UV照射下可能从白色变为黄色或棕色(因共轭双键生成)。
粉化:材料表面逐渐剥落,形成粉末状物质(如橡胶在UV照射1000小时后出现明显粉化)。
3. 环境协同效应
温度加速:
规律:温度每升高10℃,UV老化速率加快2-3倍。例如,在UV-B照射下,硅橡胶在60℃时的老化速率是25℃时的4倍。
湿度增强:
机制:水分渗透至UV产生的微裂纹中,形成“水-光协同老化”效应,加速材料降解。例如,PVC在UV+RH 85%环境下的老化速率是单纯UV环境下的2倍。
臭氧协同:
影响:UV照射可能引发臭氧(O₃)生成,臭氧进一步攻击材料中的不饱和键(如橡胶中的C=C键),导致裂纹扩展速率提升50%-100%。
二、抗紫外线措施与技术方案
1. 材料改性
基体树脂选择:
交联聚乙烯(XLPE):
热塑性聚氨酯(TPU):
方法:通过硅烷交联或过氧化物交联提高分子链密度,减少UV渗透路径。
效果:交联后XLPE的UV老化速率降低50%-70%(如未交联XLPE在UV-B照射500小时后断裂伸长率下降80%,交联后仅下降30%)。
方法:引入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如MDI)提高主链刚性,减少UV引发的链段运动。
效果:芳香族TPU的UV老化寿命比脂肪族TPU延长2-3倍(如芳香族TPU在UV-A照射1000小时后仍保持80%的拉伸强度)。
氟塑料(如PTFE、FEP):
硅橡胶:
优势:C-F键键能高(485kJ/mol),对UV几乎不吸收,户外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如PTFE电缆在沙漠环境中运行15年无老化迹象)。
局限:成本是PVC的5-8倍,加工需高温高压(380℃、20MPa)。
优势:Si-O键键能高(460kJ/mol),且主链为螺旋结构,UV难以引发链断裂,户外使用寿命达10-15年。
局限:机械强度较低(拉伸强度≤10MPa),需与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增强。
耐UV树脂:
改性通用树脂:
抗UV添加剂:
机制:吸收UV并转化为热能,同时形成物理屏蔽层。
用量:通常为材料重量的2%-5%(如橡胶中添加3%炭黑可使UV-A照射500小时后的粉化时间从100小时延长至500小时以上)。
局限:颜色为黑色,不适用于需要透明或浅色的电缆。
类型:哌啶衍生物(如Chimassorb 944)。
机制:捕获UV产生的自由基,终止氧化链式反应。
协同效应:与UVAs联用可使材料UV老化寿命延长3-5倍(如PE中同时添加0.2% UV-326和0.1% Chimassorb 944,UV-B照射1000小时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从40%提升至85%)。
类型:苯并三唑类(如UV-326)、二苯甲酮类(如UV-9)。
机制:吸收UV能量并转化为热能释放,保护聚合物链。
用量:通常为材料重量的0.1%-0.5%(如PVC中添加0.3% UV-326可使UV-B照射500小时后的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从30%提升至70%)。
紫外线吸收剂(UVAs):
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
炭黑:
2. 结构设计优化
屏蔽层设计:
方案:采用碳黑填充半导电层(如碳黑含量15%-20%的XLPE),吸收UV并转化为热能。
效果:半导电屏蔽层可使绝缘层UV老化寿命延长2-3倍(如碳黑屏蔽XLPE在UV-A照射1000小时后击穿电压保持率从60%提升至90%)。
方案:在导体与绝缘层间增加铝箔或铜带屏蔽层,反射90%以上的UV(反射率≥0.9)。
效果:屏蔽层可使绝缘层UV老化速率降低80%-90%(如XLPE绝缘电缆在有铝箔屏蔽时,UV-B照射500小时后绝缘电阻仍>500MΩ,无屏蔽时仅>10MΩ)。
金属屏蔽:
非金属屏蔽:
护套结构:
方案:护套表面设计波纹结构,增加UV反射面积(反射率从平面结构的0.3提升至0.6)。
效果:波纹护套可使护套表面温度降低10-15℃,减缓UV热协同老化效应。
方案:内层为耐UV材料(如PTFE),外层为高耐磨材料(如聚氨酯),外层吸收UV并保护内层。
效果:双层护套电缆的UV老化寿命比单层护套电缆延长3-5倍(如双层护套硅橡胶电缆在UV-B照射2000小时后仍保持完整,单层护套电缆在1000小时后已出现裂纹)。
双层护套:
波纹护套:
3. 表面处理技术
涂层防护:
优势:C-F键键能高,耐UV性能优异,户外使用寿命>15年。
应用:适用于极端户外环境(如沙漠、高原),涂层厚度10-20μm,可承受-40℃至150℃温度循环。
优势:透光率>90%,同时吸收90%以上的UV-B(如添加0.5% UV-326的丙烯酸涂层)。
应用:适用于需要透明或浅色的电缆(如光伏电缆),涂层厚度20-50μm,寿命达5-8年。
丙烯酸涂层:
氟碳涂层(如PVDF):
等离子处理:
机制:通过等离子体(如O₂/Ar混合气体)轰击材料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如-COOH、-OH),提高涂层附着力。
效果:等离子处理可使丙烯酸涂层与PVC护套的附着力从1N/mm提升至5N/mm以上,涂层寿命延长2-3倍。
4. 使用维护策略
环境控制:
遮阳设计:在电缆敷设路径上方安装遮阳棚(如镀锌钢板或UPVC板),减少直接UV照射时间(如遮阳后UV照射强度从1000W/m²降至200W/m²以下)。
温度管理:避免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60℃),必要时采用散热设计(如增加散热片或强制通风)。
定期检测:
外观检查:每季度检查电缆表面是否有裂纹、变色或粉化,重点检查弯曲部分和接头处。
性能测试:每年进行1次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绝缘电阻测试,当拉伸强度下降>30%或绝缘电阻<1MΩ时需更换电缆。
清洁维护:
方法:用干燥压缩空气(压力≤0.2MPa)吹扫电缆表面灰尘,避免使用湿布擦拭(水分可能加速UV老化)。
频率:每季度清洁1次,沙尘暴频发地区每月1次。
三、典型应用场景与抗UV方案
1. 光伏电站直流汇流电缆
环境挑战:户外长期暴露于UV-A(320-400nm)和UV-B(280-315nm),温度范围-40℃至85℃,且需承受机械弯曲(弯曲半径≤6倍外径)。
抗UV方案:
材料:导体采用镀锡铜合金(抗氧化),绝缘层为交联硅橡胶(耐UV+耐高温),护套为PTFE/碳黑共混物(UV吸收+物理屏蔽)。
结构:双层护套(内层PTFE+外层聚氨酯),外层添加5%炭黑,表面涂覆20μm丙烯酸涂层。
测试:通过IEC 61215 UV老化测试(1000小时UV-A照射,波长340nm,强度0.68W/m²/nm),拉伸强度保持率>80%。
2. 户外广告牌照明电缆
环境挑战:城市环境中UV-A照射为主,但伴随高温(夏季表面温度可达70℃)和污染(如酸雨、灰尘)。
抗UV方案:
材料:绝缘层为XLPE+0.3% UV-326+0.1% Chimassorb 944,护套为热塑性聚氨酯(TPU)+3%炭黑。
结构:单层护套,表面设计波纹结构(波距2mm、波高1mm),反射率0.6。
维护:每半年清洁1次,每年检测1次绝缘电阻(≥10MΩ)。
3. 农业灌溉泵站电缆
环境挑战:农村环境中UV-B照射较强(因臭氧层较薄),且电缆需频繁浸泡在水中(湿度接近100%)。
抗UV方案:
材料:绝缘层为低烟无卤XLPE(阻燃等级IEC 60332-1),护套为HDPE/纳米TiO₂共混物(TiO₂含量2%,吸收UV并反射可见光)。
结构:单层护套,厚度1.5mm,表面涂覆10μm氟碳涂层(PVDF)。
测试:通过IEC 60068-2-5 UV+湿热老化测试(1000小时UV-B+RH 85%+4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70%。
四、性能验证与标准参考
测试方法:
IEC 60060-1:在500V直流电压下测量绝缘电阻。
IEC 60811-201:测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IEC 61343:规定UV-A(340nm)或UV-B(313nm)照射条件,测试材料颜色变化(ΔE)、拉伸强度保持率等。
ASTM G154:采用荧光紫外灯模拟自然UV,测试周期可为200-2000小时。
UV老化测试:
机械性能测试:
电性能测试:
标准要求:
UV老化寿命:户外电缆需通过1000小时UV-A照射测试(如IEC 61215),拉伸强度保持率≥70%,断裂伸长率保持率≥50%。
颜色稳定性:ΔE≤3(CIE 1976色差公式),避免因变色影响标识识别。
总结
扁电缆的紫外线老化性能表现为机械性能下降、电性能劣化和外观变化,其速率受材料类型、UV波长及环境因素(温度、湿度、臭氧)的协同影响。抗紫外线措施需从材料改性(如添加UVAs/HALS/炭黑)、结构设计(如屏蔽层/双层护套)、表面处理(如涂层/等离子处理)及使用维护(如遮阳/定期检测)四方面综合施策。例如,光伏电站电缆通过PTFE/碳黑护套+丙烯酸涂层的组合,可在UV-A照射1000小时后保持拉伸强度>15MPa(初始值20MPa),寿命达15年以上。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工况选择抗UV方案,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测试验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