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职业面临着职业集中度偏低,竞争力不强;产能严峻过剩;公司创新才能薄弱,商品以中低端为主;商品质量疑问杰出,存在安全隐患这四大疑问。”1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备工业司重装处处长张荣瀚在第二届我国(芜湖)电线电缆博览会暨商品质量峰会上说。
张荣瀚表明,我国线缆职业集中度偏低,竞争力不强。她说,虽然我国如今已是世界线缆 制作大国,但集中度极低,我国排名前十名的线缆公司仅占国内商场份额的7%—10%。美国前10名线缆制作商(如通用、百通、康宁、南线等)占据了商场份额的70%左右;日本7大线缆公司(如古河、住友、滕仓、日立、昭和等)占商场份额的66%以上;法国五大线缆公司(耐克森、新特等)更是占据了法国商场份额90%以上。
张荣瀚指出,这些年线缆职业出现了许多重复建造,造成了产能过剩,一般电线电缆生产配备利用率普遍不足40%。到到2012年12月份,我国已建或在建的立塔总数已超过了75座,保守估量已达到或超出了除我国外的所有国家电缆公司的立塔总数量。
张荣瀚说,我国公司对高端商品研发与生产投入偏少,基础性研究工作水平较低,研发及过程操控水平较低,线缆商品以中低端为主,生产经营模式较为粗豪,与国外线缆巨头的差距较大。她说,线缆职业均匀利润率很低,徘徊在3%--4%左右。
张荣瀚表明,激烈的商场压力使得职业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于成本价推销等恶性竞争情况时有发生,因为商品质量疑问和冒充伪劣商品打乱商场,形成了许多安全隐患和严峻事故。据统计,目前全国发生的火灾事故中,有三分之二与电线电缆质量有关,过去10年中,电力系统因电缆质量因素形成的重大事故逾百起。
本届大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我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我国电力公司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我国南方电网公司、经济日报社、上海电缆研究所协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