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层代号
  内套、铠装及外套的代号如表0规定。
                       表0 
代号  | 内套  | 代号  | 铠装  | 代号  | 外套  | 
V  | 聚氯乙烯  | 0  | —  | 0  | —  | 
特性代号
  在为焰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的代号如表1规定。
                     表1
代号  | 定义  | 代号  | 定义  | 
D  |   单根燃烧  | A  |  有烟、有酸、有毒  | 
4.2.2 举例
  a.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铜丝编织铠装、聚氯乙烯外套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50对,标称截面
0.5mm2,燃烧特性DA型,表示为:
    CHV 82/DA 50×2×0.5   GB 9333.3
  b. 铜芯、乙丙绝缘聚氯乙烯内套、铜丝编织铠装、聚氯乙烯外套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24
对,标称截面0.75mm2,燃烧特性DA型,表示为:
    CHEV 82/DA 24×2×0.75   GB 9333.2
5 导体
5.1 导体应符合 GB 3956 规定,具体组成符合表2规定。
                    表2
标称截面  | 单线根数/  | 20℃时导体直流电阻Ω/km很大  | |
不镀锡  | 镀锡  | ||
0.3  | 7/0.25  | 57.6  | —  | 
5.2 导体为非紧压型的。
5.3 挤包热固性绝缘的导体,其单线应为镀锡铜线,允许采用不镀锡的铜单线,但导体与绝缘之间
应有隔离层,并应对电缆进行适当的型式试验,证明不产生有害影响。
  挤包热塑性绝缘的导体单线允许不镀锡。如要求对镀锡层进行化学试验时,应从成品电缆的导体
上取样。
5.4 导体形状应规整,表面光滑,无尖锐凸起或其他损坏绝缘的缺陷。
6 绝缘
6.1 厚度
6.1.1 标称厚度符合表3规定。
6.1.2 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很薄外厚度符合表3规定。
                      表3 
标称截面mm2  | 标称厚度mm  | 很薄处厚度mm  | 
0.30  | 0.25  | 0.20  | 
6.2 性能要求
6.2.1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a.CHE系列绝缘符合 GB 7594.8 中 XJ—30A型。
 b.CHS系列绝缘符合 GB 7594.11 中XJ —80A型。
 c.CHV系列绝缘符合 GB 9331.1 附录C中VJ—10V型。
 d.CHJ系列绝缘符合 GB 9331.1 附录D中VJ—30A型。
6.2.2 绝缘线芯应按 GB 3048.9 规定经受表4规定电压试验。
                      表4 
绝缘标称厚度 l mm  | 试验电压V  | 
0.25  | 2000  | 
6.2.3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隔离层上,应不粘导体,剥离时不损伤绝缘、导体或锡层。
7 缆芯   
7.1绞合元件
7.1.1 线组
  a.线组的名称及组成如表5规定:
                     表5 
标称截面 mm2  | 名 称  | 组成  | 
0.3  | 对线组  | 由两根绝缘线芯绞合  | 
0.5  | 对线组  | 由两根绝缘线芯绞合  | 
0.75  | 三线组  | 由三根绝缘线芯绞合  | 
四线组  | 由四根绝缘线芯绞合  | 
b.绞合元件中的绝缘线芯定名为a线、b线、c线和d线,如图1.
C.绞合元件的绞合距应不大于120mm.
7.1.2 单位
  由20个标称截面 0.3mm2的对线组束绞组成单位。需要时,可以由 5 个或 10 个对线组束组
成次单位。
7.2 缆芯
7.2.1 同民式缆芯
 a.由元件按同心层绞合制成。
 b.元件总数应符合表6规定,根据需要,可以制造一个三线组或一个四线组元件的电缆。
                    表 6    
绞合元件名称  | 元件总数  | 
对 线 组  | 1,2,4,7,10,14,19,30,37,48  | 
7.2.2 单位式缆芯
  a. 由单位或由单位与次单位绞合制成。
  b. 元件总数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绞合元件总对数  | 具体规格对数  | 
30及以下  |      5,10,15,20,25,30  | 
7.3 计数线芯  线芯每层或每个单位中可加一个绝缘线芯,以方便计数,其导体直径与元件的导体直径相等,绝缘的颜色应为红/白色,计数线芯不作为线芯无件计数。
7.4 缆芯中相邻各对应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必要时采用较短节距。
7.5 填充  必要时可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使缆芯圆整。
7.6 包带  至少应绕包两层聚酯薄膜或其他非吸湿性薄膜,总厚度应不小于0.1mm.
8  护层
8.1 类型如表8规定。
                      表8 
类别  | 型 式  | 说明  | |
非金属护套  | 挤出型  | 热固体挤出护套  | 又称外套或密封护套  | 
热塑体挤出护套  | |||
编织型  | 玻璃纤维织护层  | 可用玻璃纤维织带代替  | |
金属铠装护层  | 编织型  | 铜丝编织铠装护层  | 又称屏蔽层  | 
8.2  挤出护套
8.2.1 厚度
  a.标称厚度应符合表9规定,根据使用需要,护套允许加厚15%—30%.
  b.光滑圆柱体表面上的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很薄处的厚度就有小于标称值的
85%—0.1mm.
  c.不规则圆柱体表面上的护套(如:内壁渗入缆芯间隙的护套或铠装层上有护套),其很薄处的
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 85%—0.2mm.
相关内容

